"瓦良格”号航母来中国 --[上部 · 购买航母] 第七章(2)

李忠效写瓦良格 听雪斋书馆 2020-01-13

 

 股权纷争

 

 

徐增平回香港去了,吴巍对张勇说:老张,你派人了解一下,徐增平回去以后情绪怎么样?
张勇很快回话:徐增平有些垂头丧气。
吴巍这下心里有底了,证明徐增平的心理压力也很大如果他心情很好,下面的事情可能就不好办了。
吴巍和吴宇回北京向邵淳汇报了澳门谈判破裂的情况,邵淳有些着急,就问二吴:你们看下步怎么办?
吴巍主动请缨,对邵淳说:邵总,你是共产党的干部,我是个体户,虽然前期是我操作,但钱是你出的,你担的风险比我大。为了向你负责,我来跟徐增平谈。
邵淳说:你去谈吧!要抓紧!
吴巍回到北京钓鱼台大酒店的办公室,认真思考了一个谈判方案。他分析,距离最后付款时间还有两个星期,徐增平一定也很着急,他没有胆量放弃“瓦良格”,只不过是想借此机会再捞一笔钱而已。于是准备采取威逼利诱、软硬兼施的策略,向徐增平发起进攻
吴巍给徐增平打电话说:徐增平啊!你是全国政协委员,我是普通老百姓,俗话说,光脚的不怕穿鞋的,你知道什么意思吧?“瓦良格”这个项目上,你可坑了不少人啊!这次我受邵淳的委托,和你谈判,我说个方案,你看行不行,不行我就把我手里的材料交出去。
徐增平问:什么材料啊?
吴巍说:什么材料你别管,肯定是对你不利的。前期我们已经投了两个多亿了,早就远远超出买航母的钱,你从中得了不少。说句不好听的,别那么贪了!你要不配合,这个船就回不来了,对你也没好处。你要顶很大的雷,弄不好死无葬身之地。
吴巍的这段开场白,无疑对徐增平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,徐增平有些着急地问:你什么方案啊?
吴巍说:你必须给我们80%股份,还不能再要钱。
吴巍之所以在邵淳要求的60%股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0%,是他觉得徐增平肯定会讨价还价往下压,降到70%,或许可以谈成。如果华夏证券公司能拿到70%股权,那将来作为绝对大股东,说话办事就方便多了。
大概徐增平没想到对方会要80%的股权,愣了一下,断然拒绝道:那不可能!
吴巍说:怎么不可能?你也不想想,华夏证券是中国的摩根士丹利(Morgan Stanley)啊!你不能得罪啊!就你香港创律那点破资产,算什么?你要是和华夏证券搞好关系,回头让华夏证券给你包装一下,上市了,不比你现在到处借钱还强?拆东墙补西墙日子好过啊?你得罪摩根士丹利,你不是找死啊?
听了吴巍的这番忽悠,徐增平沉默了半晌没说话。
吴巍接着说:要是这个船回来了,就是国家不要,卖机器卖废铁也是一大笔钱,你20%的股份,起码还能得个五六千万,那也是白得的钱啊!你要是跟华夏证券死磕,就等于这个船没了,将来会有你的好看!你一定要按我的思路往下走,你做好了,下一步我来帮你跟邵淳说。你好好想想吧!

徐增平说:好,我想一想。

 

徐增平想了一天一夜,第二天,1999419日,给吴宇写了一封信:

 

关于澳门创律公司股权及乌克兰购船事宜

 

香港达程有限公司
吴宇董事长阁下:
  我司对解决上述事宜提议如下:
1.搁置过往全部有关方案。
2.我司现将澳门创律旅游娱乐有限公司80%转让予贵司。
(下略,参见本书附录一:《本书正文中涉及的有关文件》之关于澳门创律公司股权及乌克兰购船事宜》)

 

这封信表明,徐增平已经接受了吴巍提出的80%股权的方案,吴巍感到十分高兴,没想到徐增平80%也接受。当然徐增平不会一点条件不讲,能捞一点是一点。
对于徐增平提出的条件,吴宇当然不会接受。他和吴巍商量了下一步的对策。1999年4月21日,吴巍以香港达程公司董事长吴宇的名义起草了一封给徐增平的信,由吴宇签字后传真发出。

 

徐增平先生阁下:
先生一直声称进行“瓦良格”号航母项目是为国家、为民族做一件好事,我方也本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目的,才参与该项目的运作;并对徐先生抱有很大的诚意和信心,将巨额资金交于须先生运作。然而时至今日仍未见到“瓦良格”号启航,时间一拖再拖,拖船资金竟然仍有很大缺口,资金用途不明,国家财产安全受到威胁。我方一直以大局为重,没有计较个人及公司得失,提出了合理运作“瓦良格”号航母项目的可行性方案,然而徐先生还在一些个人的利益上斤斤计较,不顾“瓦良格”号航母合同毁约及国家财产损失的危险,好像是违背了初始合作的目的。
徐先生作为一名军人出身的大公司老板,全国政协委员,应该具有远见卓识,不要被眼前的小利益冲昏头脑,希望徐先生能客观地面对现实,好好考虑我们提出的如下方案。
方案一:
1.按珠海会议谈定的计划进行。即我方按持有澳门创律公司49%的股权,补足应承担的费用支出2940万美元的剩余资金缺口384万美元,向徐先生个人提供借款7000万人民币。徐先生及庄先生以澳门创律公司51%股权及个人资产做抵押。前提条件是你方必须出具法律声明,已按51%股权投入的费用3060万美元,并将我公司借给徐先生的2.3亿人民币的资金已专项用于“瓦良格”号航母的费用支出。如声明不实,我方有权根据你方拟出具的大股权书的授权,直接接收你方拥有的澳门创律公司51%的股权及相应资产。
2.航母到达澳门时,徐先生应将承诺投入的3000万港币投入到澳门创律公司。
方案二:
将澳门创律公司的80%股权由我方持有,徐先生和庄先生持有20%,不做借款及抵押协议,双方各负责如下事宜:
1.徐先生做法律声明,将我方支付给徐先生的2.3亿人民币已全部专项用于购买“瓦良格”号航母的费用支出。否则,应承担法律责任;
2.徐先生负责将航母拖至澳门并办理澳门进口的所有文件;
3.我方负责航母从乌克兰到澳门所需的实际费用支出,金额不超过1亿元港币。
4.航母到澳门时,徐先生应将承诺投入的3000万港币投入到澳门创律公司。
如我方在双方约定的期限内将钱付出,徐先生未能将船拖回并办好手续,导致项目失败,由我方投入的资金全部算作徐先生个人的借款并承担法律责任。
请徐先生仔细考虑上述方案,为了国家的利益,尽快函复。
……

 

此信发出以后,吴巍给徐增平打电话说:老徐,你的要求是不可能的。时间不多了,你自己看着办吧!我已经退出这个项目了,我现在是在帮助你们办事。这个项目整黄了,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。
徐增平说:你们也太狠了,一分钱都不给我。
吴巍说老徐,你别太贪了。之前你挪用那么多钱,把老邵坑苦了!你自己想想,是不是太过分了?你还剩20%股份呢!等航母回来,也不少钱呢!
来来回回,吴巍在电话里又和徐增平谈了一个星期,徐增平还想要钱,吴巍寸步不让。他认为,这边退一步,徐增平那边就会进两步,得寸进尺。这期间,吴巍已经把香港泰信达公司持有80%股权的合同准备好了,对吴宇说:你准备钱吧!徐增平不签也得签。
最后付款期限一天天迫近,双方仍然僵持着。这时就看谁能撑到最后了。
4月28日,吴巍告诉徐增平:老徐,我们现在也是看你最后的表现了。你是政协委员,我是老百姓,航母没了,你看国家收拾谁!
徐增平终于撑不住了,对吴巍说:那听你的吧!你们总得借点钱给我吧?
吴巍说:那我们得商量一下。
吴巍将这一情况向邵淳做了汇报。邵淳说:最多借给他1000万港币。
最后,徐增平同意到澳门去办转股手续,到香港找达程公司拿钱。
对于徐增平借款1000万港币一事,邵淳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:他缺钱缺到那个程度,借给他1000万他就签!
我倒是觉得,徐增平已经被逼上绝路,饥不择食了。

 

 

 

1999年4月29日,吴宇和吴巍兵分两路,一路去深圳往香港汇款,一路去澳门办理转股手续。
吴宇从北京带了8500万元人民币的汇票来到深圳,与张勇会合,准备兑换成港币汇到香港达公司的账户上去。然后再将800万美元汇往乌克兰。
当时国家对外汇管理非常严格,首先要履行外汇审批手续,同时对额度也有限制。为了减少麻烦,吴宇通过朋友找到广东“潮州帮”一个地下钱庄的老板,帮他把人民币兑换成港币。他和张勇在深圳一家银行的二楼贵宾室里,与地下钱庄的老板一边喝茶,一边研究适时汇率,一边给香港达程公司的账户上汇款。华夏证券公司专门派了一名财务人员到香港,和达程公司的财务负责验收。为防止发生意外,8500万人民币,分多次交易汇出。张勇与公司的财务时刻保持电话联系,香港那边收到一笔港币,深圳这边放出一笔人民币。整个交易过程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,钱庄老板专门安排人负责望风,如果有可疑人员出现,马上停止交易。搞得像地下活动一样。
吴宇和张勇办好汇款,一起到香港等待吴巍和徐增平。
吴巍和赵洋律师从北京飞到珠海,然后进入澳门与徐增平办理转股手续。因为事先已将有关条款谈妥,办理80%转股手续的过程很顺利。办完手续之后,徐增平拍拍吴巍的肩膀说:“兄弟,以后靠你了!”大概他还在做公司上市的梦呢!
吴巍心里说:我都被你害成这样了!你靠我,我靠谁?
天色擦黑的时候,吴宇在香港接到澳门赵鲁大律师的电话:ok啦!”
吴宇得到这个消息,不由得长舒一口气,半年多来一直提心吊胆的日子总算过去了。
晚上八九点钟,徐增平和吴巍从澳门赶到香港,一起喝酒庆祝转股成功。达程公司的周敬芬小姐也前来助兴。
那顿饭吃到很晚,半夜时分才结束。走出海鲜大排档,吴宇给邵淳打了一个电话:“老板,搞掂!80!”
邵淳当时已经睡下,接到吴宇的电话,还在朦胧中:“吴宇,你再说一遍!”
“搞掂!”吴宇说。
“多少?”
“80!”
吴宇的嗓门儿很大,故意让跟在他身后的徐增平等人听见。
“哎呀!好!”邵淳高兴地说。接完电话后,兴奋得再没睡着。80%的股权拿到手了,心里的石头就落地了。虽然瓦良格回来之前,那只是一张纸,起码比之前手里什么也没有强。
 
香港达程有限公司的账户上一共收到84,674,005.00港币。之所以会出现零头,是因为地下钱庄从中拿走了一大笔手续费。
4月30日,张勇将800万美元电汇到乌克兰造船厂的账户上,并把借给徐增平的1000万港币电汇到徐增平的账户上。
在此之前,吴宇根据律师的建议,与徐增平签订了一个无限责任的借款协议。10%利息,限期一个月还款,如果还不了,那么他名下的财产将为借贷方所有。
在写作此书的过程中,我对徐增平迟迟不肯办理49%股权转让手续的行为很不理解,如果他早一点把49%股权的手续办了,也不至于最后多付出了31%。带着这个问题,我向张勇寻求答案,张勇踌躇再三,最终向我交了底--
有一次,张勇在徐增平的办公室和他聊天,徐增平用试探的口气对张勇说:老哥,咱们要是在香港合作,这全是咱们的了。张勇笑笑,没有接他的话茬。
张勇接受采访时笔者说:据我对徐增平的了解,并不像他对外界说的,买航母是为了国家,完全是为了他自己!
徐增平此举,正应了那句俗话:偷鸡不成,倒蚀一把米。

 

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最新力作

《“瓦良格”号航母来中国

――中国航母“辽宁舰”前世真相调查》

 (未完待续)

 

 

前文回顾 

 

1、 "瓦良格”号航母来中国--中国航母“辽宁舰”前世真相调查  序

2、“瓦良格”号航母来中国 --中国航母“辽宁舰”前世真相调查 [上部--购买航母]第一章

3、“瓦良格”号航母来中国 --中国航母“辽宁舰”前世真相调查 [上部 -购买航母] 第二章

4、“瓦良格”号航母来中国 --中国航母“辽宁舰”前世真相调查 [上部 · 购买航母]第三章

5、  "瓦良格”号航母来中国 --中国航母“辽宁舰”前世真相调查 [上部 · 购买航母] 第四章

6、  "瓦良格”号航母来中国--[上部 · 购买航母] 第五章

7、  "瓦良格”号航母来中国 --[上部 · 购买航母] 第六章(1)

8、  "瓦良格”号航母来中国 --[上部 · 购买航母] 第六章(2)

9、  "瓦良格”号航母来中国 --[上部 · 购买航母] 第七章(1)

 

 

作者简介  

 

   李忠效,笔名:钟笑。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。1955年11月出生,1969年12月入伍,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、轮机军士长、宣传干事、创作员、潜艇副政委、创作室主任等职。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,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,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。主要著作有:长篇纪实文学《我在美国当律师》、《我在加拿大当律师》、《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》、《丹心素裹--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》、长篇小说《酒浴》、《翼上家园》、《从海底出击》,作品集《升起潜望镜》、《蓝色的飞旋》、《核潜艇艇长》等20余部,并有电影《恐怖的夜》(编剧),电视连续剧《海天之恋》(编剧)、文献纪录片《刘华清》(总撰稿)等影视作品多部。

 

欢迎关注听雪斋书馆